活动目标:
1. 通过学习古诗《端午即事》,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
2. 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 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准备:
- 古诗《端午即事》的挂图或投影仪。
- 关于端午节的图片资料(如赛龙舟、吃粽子等)。
- 简单易懂的古诗解释卡片。
- 音乐《小星星》作为背景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教师播放轻柔的背景音乐《小星星》,带领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圆圈。
2. 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端午节的理解。
3. 教师总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在这天吃粽子、赛龙舟,还会挂艾草驱邪避灾。”
二、学习古诗《端午即事》
1. 出示古诗《端午即事》的挂图或投影仪,让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猜测诗句的大致意思。
2. 教师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帮助幼儿感知诗歌的美感。
3. 分句讲解古诗的意思,结合图片资料加深理解。例如,“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可以解释为“五月五号这一天,有人送给我一支艾草。”
4. 引导幼儿一起复述古诗内容,逐步掌握每一句的含义。
三、互动游戏
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张古诗解释卡片,要求各组根据卡片上的提示表演出对应的情景。
2. 组织一场小型的“端午节知识竞赛”,题目涉及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习俗活动等内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手工制作
1. 教师示范如何用彩纸折出简单的粽子模型,鼓励幼儿动手尝试。
2. 在完成作品后,请每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粽子”,并讲述自己对端午节的感受。
五、结束部分
1. 全班齐声朗读古诗《端午即事》,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总结今天的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小朋友,并布置家庭作业——请家长带孩子一起体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活动延伸:
1.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特别是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和习俗。
2. 下次活动时,可以让幼儿带来自己制作的粽子模型,举办一次“小小粽子展览会”。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度过一个充满乐趣且有意义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