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学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广为人知的作品。这篇作品描绘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桃花源诗》则是陶渊明为《桃花源记》所作的诗歌,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
以下是《桃花源诗》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荒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翻译:
秦朝扰乱了自然的秩序,贤能的人们选择隐居避世。
商山四皓(黄石公、绮里季等)隐居避世,这些人也相继离去。
过去的足迹渐渐被遗忘,新的道路也逐渐荒废。
人们相互约定,努力耕种,日落时分各自休息。
桑树和竹林投下浓密的阴影,各种庄稼按时种植。
春天养蚕收获长丝,秋天丰收无需缴纳王税。
荒芜的小路上行人稀少,鸡鸣狗吠声此起彼伏。
祭祀仍遵循古老的礼仪,衣着没有新的变化。
孩子们自由地唱歌嬉戏,老人愉快地出游聚会。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远离尘嚣、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陶渊明通过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描绘,寄托了他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以上就是《桃花源诗》的原文及其翻译,希望读者能够从中感受到陶渊明笔下那个令人向往的桃花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