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这首诗描绘了李凝隐居之地的幽静景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深深向往。首联点明了李凝幽居的环境特点——偏僻寂静,只有稀疏的邻居,小路通向荒芜的庭院。颔联通过“鸟宿”和“僧敲”两个细节,进一步刻画了夜晚的宁静氛围,尤其是“僧敲月下门”一句,动静结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颈联则从视觉角度继续描绘景致,“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桥下的流水映照出远处的山野景色,而移动石头时仿佛连云端的根基也跟着颤动起来,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尾联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种幽居生活的渴望,希望能够暂时离开喧嚣,再次来到这里,履行与友人之间的约定。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更是一首关于心灵归宿的哲理诗。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还能体会到诗人那份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