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灰雀》是一篇充满童趣与哲理的经典课文。这篇课文通过一个小男孩与列宁之间的互动故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和道理,特制定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以及小男孩的诚实品质。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关爱及小男孩知错就改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灰雀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灰雀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鸟吗?它叫灰雀,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小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一只灰雀身上。(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 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 让学生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感受其美丽与可爱。
- 引导学生想象列宁看到灰雀时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2. 学习第二部分(第5-10自然段)
- 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列宁与小男孩之间的交流。
- 提问:列宁为什么没有直接责备小男孩?小男孩最后是怎么做的?
- 讨论:你觉得列宁是个怎样的人?小男孩又表现出了什么样的品质?
3. 学习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
- 阅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思考:灰雀回来了,列宁为什么感到特别高兴?
- 小结全文,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 组织学生讨论: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2.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推荐阅读其他关于爱护动物的故事书籍。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列宁与灰雀之间的温馨故事,还明白了做人要诚实的道理。希望大家都能像课文中的列宁一样去关心和爱护我们身边的每一种生命。
六、布置作业
1. 把你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2. 写一篇短文,讲述一次你与小动物相处的经历;
3. 下节课前搜集更多关于灰雀的信息,在班会上分享给大家。
以上就是本次《灰雀》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同时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