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与简牍有关的成语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与简牍有关的成语,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27 14:27:24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的记录方式经历了从甲骨文到竹简再到纸张的演变。在这漫长的历程中,简牍作为古代书写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也孕育了许多成语。这些成语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与简牍有关的成语。

一、罄竹难书

“罄竹难书”这个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它原指把竹简用尽都写不完,形容罪行极其严重。这里的“竹”即指竹简,古人在竹简上书写文字,因此有此说法。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形容罪恶滔天,难以尽数。

二、片言只字

“片言只字”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零星的文字或片段的话语。在古代,简牍上的文字通常都是经过精心雕琢的,因此每一个字都显得珍贵,而“片言只字”正是对这种文字价值的体现。

三、汗牛充栋

虽然“汗牛充栋”常被用来形容书籍众多,但实际上它最初是与简牍有关的。据《新唐书·柳宗元传》记载,唐代时,柳宗元曾提到自己家中收藏的简牍数量庞大,以至于搬运时累得牛出汗,存放时占据了整个房屋。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泛指藏书丰富。

四、韦编三绝

“韦编三绝”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孔子晚年勤奋读书的故事。据说孔子为了研读《周易》,多次翻阅竹简,以至于穿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勉好学,刻苦钻研。

五、青出于蓝

“青出于蓝”源自《荀子·劝学》。这个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这里的“蓝”指的是蓼蓝这种植物,古人用其提取染料。而“青”则是指通过加工后的颜色更深更艳。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简牍文化中知识传承与创新的理念。

六、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战国时期,秦相吕不韦命门客编纂了一部《吕氏春秋》,并悬赏千金求人增删一字。这说明当时简牍上的文字极为珍贵,每一个字都可能影响深远。这个成语后来用来形容文章或作品价值极高。

这些成语不仅反映了古代简牍文化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古人对于文字和知识的尊重与敬畏。它们穿越千年时光,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通过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体会到先辈们在书写历史过程中的艰辛与执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