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桌子上,妈妈已经开始准备包粽子了。她拿出早已泡好的糯米,青翠欲滴的粽叶,还有各种香甜的馅料。我好奇地围在旁边,看着妈妈灵巧的手指翻飞,一片片粽叶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小粽子。
“来,你也来试试吧。”妈妈笑着递给我一片粽叶,耐心地教我如何折成三角形,再填入糯米和馅料,最后用线绳紧紧扎好。“粽子啊,就像生活一样,需要用心去包裹,才能充满滋味。”妈妈的话让我若有所思。
煮粽子的时候,厨房里弥漫着粽叶的清香,混合着糯米的醇香,让人垂涎欲滴。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粽子出锅了,剥开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露了出来,咬上一口,软糯香甜,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家人团聚的象征。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粽子,还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端午粽》,它让我们了解了端午节的意义,也让我们学会了珍惜身边的每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