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有个人家里老鼠成灾,十分苦恼。他听说猫是捕鼠的好帮手,于是便买了一只猫回来。这只猫刚到家时,确实捕了不少老鼠,这让主人非常高兴。但没过多久,主人发现猫也开始偷吃家里的鸡了。
这让他十分生气,于是就把猫赶出了家门。他的儿子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把猫赶走呢?它虽然偶尔会偷吃鸡,但至少还能捉老鼠啊。”父亲回答说:“鸡是用来吃的,而老鼠却在破坏我们的粮食,危害更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长远的影响。一味追求短期的好处,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损失。
原文: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译文:
赵国有人家里闹鼠灾,就向中山国求购一只猫。中山人给了他一只猫,这只猫既善于捕捉老鼠又善于捕捉鸡。一个多月后,老鼠被捉光了,但家里的鸡也被猫吃光了。他的儿子对此感到担忧,对他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父亲回答说:“这不是你所能理解的。我所忧虑的是老鼠,而不是没有鸡。如果有老鼠的话,它们会偷我的食物,咬坏我的衣服,挖穿我的墙壁,损坏我的器具,这样我就会挨饿受冻,比起没有鸡来,不是更糟糕吗?没有鸡的话,不吃鸡就是了,离挨饿受冻还很远,为什么要赶走那只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