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雪梅》,理解诗句含义,掌握“雪”、“梅”等生字词的书写和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梅花图片及冬季雪景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自然之美,激发其对大自然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大意,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通过对比描写雪与梅各自特点来突出两者不同魅力的手法。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
- 制作PPT课件;
- 准备相关音频资料(如朗诵录音);
- 收集关于梅花的历史文化背景信息。
学生方面:
- 预习课文内容;
- 查阅有关宋代著名诗人卢钺的相关资料;
- 带上笔记本用于记录课堂笔记。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简短的关于冬天景色的小视频,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并引出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古诗《雪梅》。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范读全诗,请同学们注意听准每个字音;
2.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讲了什么;
3. 全班齐声朗读一遍。
(三)深入探究
1. 解释题目意思:“雪梅”即雪花与梅花,题目暗示了本首诗主要描写这两种事物;
2. 分析每一句的意思:
- “梅须逊雪三分白”,意思是梅花虽然很美,但比起白雪来还是稍显逊色;
- “雪却输梅一段香”,表示即使白雪洁白无瑕,但它缺乏梅花那独特的芬芳;
3. 讨论:为什么作者要将雪和梅放在一起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欣赏插图或观看多媒体展示,进一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
1. 介绍其他描写梅花的文学作品;
2. 组织一场小型辩论会,围绕“你更喜欢雪还是梅?”展开讨论;
3.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回家后查找更多关于卢钺及其创作背景的信息。
(五)总结回顾
再次集体朗读整首诗,并请几位同学分享今天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
1. 抄写《雪梅》三遍,并标注拼音;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3.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来互相比较?试着写两句类似的诗句。
六、板书设计
雪梅
宋代 卢钺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