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义,是每位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我们以冰心先生的散文《忆读书》为例,来探讨一种适合初中生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其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对于书籍的喜爱以及通过读书获得的乐趣。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读书对自己成长的影响,并鼓励他们养成坚持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冰心女士的成长历程)、多媒体课件等辅助工具。同时也可以布置预习任务,让同学们查找关于冰心的文章或书籍信息,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书本的小视频或者展示一些美丽的书籍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问:“你们平时喜欢看书吗?为什么?”引出课题《忆读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语速适中。
2. 检查生词掌握情况,比如“津津有味”、“废寝忘食”等成语的理解。
3. 思考问题: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三、精读感悟
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 冰心奶奶小时候最喜欢看哪些类型的书?
- 她是如何爱上读书的?
- 从文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对读书有着怎样的态度?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说明。教师适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讲述自己曾经读过的一本印象深刻的书,并分享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或改变。此外,还可以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推荐好书给同伴们。
五、总结归纳
回顾整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读书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资源,多读书、读好书,做一个热爱学习的人。
板书设计
忆读书
冰心
1. 小时候的阅读经历
2. 对读书的态度
3. 鼓励大家多读书
通过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所在,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终身学习者,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