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这个问题折磨我三天了,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3 02:33:38

一、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澄澈(chéng) 狭隘(yì) 酬劳(chóu)

B. 庇护(bì) 蜷伏(quán) 怂恿(sǒng)

C. 嗔怪(zhēn) 禁锢(gù) 虐待(nüè)

D. 匍匐(pú) 温驯(xùn) 惩戒(chéng)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沉默寡言 麻木不仁 神采奕奕

B. 刨根问底 大相径庭 骇人听闻

C. 不毛之地 孤苦伶仃 见异思迁

D. 畏罪潜逃 哄堂大笑 各得其所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相委而去

(3)下车引之 (4)入门不顾

2. 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 从文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二)现代文阅读

《散步》选段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 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2. “我”最终选择了走大路,为什么?

3. 文章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作文

题目:《成长路上的风景》

要求:

1.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 内容真实,情感真挚。

3.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 B

2. C

二、阅读理解

(一)文言文阅读

1. (1)约定 (2)丢下,舍弃 (3)拉 (4)回头看

2. (1)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2)朋友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3. 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懂礼知义的孩子。

(二)现代文阅读

1. 表现了“我”面对家庭成员不同意见时内心的矛盾和责任感。

2. 因为“我”认为自己陪伴母亲的时间已经不多,而陪伴儿子的时间还很长。

3. 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谐、亲情深厚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作文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