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中庸》全文(翻译及注释)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庸》全文(翻译及注释),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4 01:13:36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它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被视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庸》强调“中庸之道”,即在各种情况下找到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以下是《中庸》的部分内容及其翻译和注释: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翻译:

上天赋予人的本性称为“性”;遵循这种本性就是“道”;通过修养这种道就是“教”。

注释:

“天命”指的是上天给予人类的本性,“性”是人天生具有的品质。“率性”是指按照本性行事。“道”则是指遵循本性而行的生活方式。“教”则是指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完善这种生活方式。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翻译:

道是不能片刻离开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真正的道。

注释:

这句话强调了“道”的重要性和不可分割性。真正的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脱离,就失去了其本质意义。

原文: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翻译:

因此,君子在看不见的地方也要保持警惕,在听不到的地方也要心存敬畏。

注释:

这句话说明了君子的行为准则,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谨慎的态度。

《中庸》中的这些思想不仅对个人修养有指导意义,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哲学基础。通过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找到平衡,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外在的稳定。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庸》的核心思想及其深远影响。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