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的安全性和规范性,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特制定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入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活动。
一、定义与范围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例如储罐、反应塔、管道、下水道等都属于有限空间。
二、职责分工
1. 作业负责人:负责组织有限空间作业的具体实施,确保作业前的安全措施到位,并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监督。
2. 监护人员:负责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作业人员,确保作业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突发情况。
3. 检测人员:负责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环境进行检测,确保作业环境符合安全标准。
4. 作业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听从指挥,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三、作业审批流程
1. 提交申请:作业负责人需提前填写《有限空间作业申请表》,详细说明作业地点、时间、作业内容、预计参与人数等内容。
2. 审核批准:由安全管理部门对提交的申请表进行审核,确认作业条件是否满足安全要求,必要时还需组织专家论证。
3. 实施准备:获得批准后,作业负责人应组织相关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警示标志、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等。
4. 进场作业:经再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允许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开展工作。
5. 结束验收:作业完成后,作业负责人应及时清理现场,并向相关部门报告作业结果,接受后续验收检查。
四、安全注意事项
1. 在进入有限空间之前,必须先进行通风换气,确保空气流通良好;
2. 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定期监测有限空间内的氧气浓度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含量;
3. 所有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都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4.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突然出现异味、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撤离人员;
5.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最终解释权归公司安全管理委员会所有。如有修改,将以正式文件形式公布执行。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我们希望能够有效预防有限空间作业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保护每一位员工的安全。同时,也希望每位员工都能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