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中,“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通过描写夜晚寒蛩的鸣叫,打破了诗人的好梦,使他从千里的梦境中惊醒,已是深夜三点。这里的“寒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象征着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让诗人无法安睡。“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则进一步刻画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孤独徘徊的身影,周围寂静无声,唯有朦胧的月光洒在窗帘上,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下阕中,“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以及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之情。然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却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他想要将自己的心事寄托于琴声之中,但知音难觅,即使琴弦断裂也无人倾听,这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整首词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仁人志士共同面临的困境——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岳飞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一生致力于收复失地、保家卫国,但却屡遭排挤打压,最终含冤而死。因此,《小重山》不仅是他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无数爱国志士命运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