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跖蕈样肉芽肿一例】在临床实践中,皮肤科疾病种类繁多,其中一些较为少见的病种往往容易被误诊或漏诊。本文报道一例发生在掌跖部位的特殊皮肤病变,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掌跖蕈样肉芽肿”,现将其诊疗过程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
患者为中年男性,主因双手掌及足底出现红斑、脱屑性皮损就诊。病程持续约2个月,初期表现为局部瘙痒,随后逐渐扩展并形成鳞屑性斑块。患者否认有外伤史、过敏史及家族遗传病史。体格检查发现,双侧手掌及足底对称分布有边界清晰的红斑,表面伴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和脱屑,部分区域可见轻度糜烂。皮损无明显渗出,触之质地较硬,无明显压痛。
初步考虑为脂溢性皮炎、银屑病或湿疹等常见皮肤病,遂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但疗效不佳,皮损未见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行皮肤活检术,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表皮呈不规则增生,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层内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可见异型淋巴细胞聚集,符合蕈样肉芽肿(Mycosis Fungoides)的典型表现。免疫组化检测提示CD3阳性、CD4阳性、CD8阴性,进一步支持该诊断。
结合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最终诊断为“掌跖蕈样肉芽肿”。患者随后接受系统性治疗,包括光疗及低剂量免疫调节药物,病情逐步缓解,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本例病例提示,掌跖部位的皮肤病变虽不常见,但亦可能是蕈样肉芽肿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于反复发作、常规治疗无效的慢性皮损,应提高警惕,及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本病例为临床少见类型,具有一定的教学和实践意义,提醒我们在日常诊疗中需保持高度的观察力与鉴别诊断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