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诗词歌赋(精选16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感恩是一种深植人心的情感。无论是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情,还是朋友的陪伴之谊,都蕴含在诗词歌赋之中。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激之情,也传递了中华民族重视情义、崇尚礼仪的传统美德。
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恩的诗词歌赋,涵盖不同朝代、风格各异的作品,既有古风雅韵,也有通俗易懂的表达,供读者品读与学习。
一、《游子吟》——孟郊(唐)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对子女深切的关爱,表达了游子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激。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唐)
>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人因身处异乡而思念亲人,体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厚情感。
三、《赠汪伦》——李白(唐)
>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
四、《示儿》——陆游(宋)
>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虽然这首诗主要表达的是爱国情怀,但其中也包含着对后代的期望与牵挂,体现了深深的父爱。
五、《别董大》——高适(唐)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此诗虽是送别之作,却透露出对友人未来前途的鼓励与信任,充满温情。
六、《望岳》——杜甫(唐)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虽然写景,但也可理解为对自然与人生的一种感恩态度,体现诗人豁达的心境。
七、《题西林壁》——苏轼(宋)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中虽讲的是观察角度的问题,但也暗含对生活与人生的深刻感悟,值得细细品味。
八、《春望》——杜甫(唐)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中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流露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情感真挚动人。
九、《夜雨寄北》——李商隐(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中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情感细腻,感人至深。
十、《次北固山下》——王湾(唐)
>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十一、《渡荆门送别》——李白(唐)
>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中虽是送别之作,却表现出对故乡的依恋与感恩。
十二、《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唐)
>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通过对昭君的追忆,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感怀。
十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也体现出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与感恩之心。
十四、《静夜思》——李白(唐)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洁明了,却道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
十五、《回乡偶书》——贺知章(唐)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令人动容。
十六、《悯农》——李绅(唐)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虽是描写农民辛劳,但也提醒人们珍惜粮食,感恩劳动成果。
以上十六首诗词,或抒发对亲人的思念,或表达对友情的珍视,或寄托对祖国的热爱,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也激励我们铭记感恩之心,珍惜身边的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