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任务2.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任务2.答案,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03:56:41

20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形考任务2.答案】在学习《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形成性考核是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其中,形考任务2是整个考核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主要围绕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展开,包括供求理论、弹性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等内容。以下是对该任务的详细解析与参考答案。

一、任务概述

本任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和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计算题和简答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题目设置注重基础理论的运用,同时强调逻辑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回顾

1. 供求理论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当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若出现价格偏离均衡,市场会通过价格机制自动调整。

2. 弹性分析

弹性衡量的是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常见的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例如,价格弹性反映了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程度,弹性系数大于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小于1则为缺乏弹性。

3.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在有限的预算下,追求效用最大化。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这一理论的重要基础。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结合可以用来分析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4. 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者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生产函数描述了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成本曲线则反映了不同产量下的成本变化情况。

三、典型题目解析

题目1:解释什么是市场均衡,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

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在这一状态下,市场价格稳定,买卖双方都愿意接受该价格。市场均衡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导致价格下降;反之,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会出现供不应求,促使价格上涨,最终趋于均衡。

题目2:计算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已知价格由10元上涨至12元,销量由100件降至80件。

参考答案:

根据弧弹性公式:

$$ E_d = \frac{(Q_2 - Q_1)/(Q_2 + Q_1)}{(P_2 - P_1)/(P_2 + P_1)} $$

代入数据得:

$$ E_d = \frac{(80 - 100)/(80 + 100)}{(12 - 10)/(12 + 10)} = \frac{-20/180}{2/22} = \frac{-0.111}{0.091} ≈ -1.22 $$

因此,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1.22,说明需求富有弹性。

题目3:简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

参考答案: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额外效用(即边际效用)会逐渐减少。这一规律表明,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满足感逐渐降低。因此,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消费者会根据边际效用的大小来合理分配资源,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四、学习建议

1. 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如“需求”、“供给”、“弹性”、“效用”等核心术语的定义与含义。

2. 加强计算训练:多做弹性、边际效用等相关的计算题,提高解题速度与准确性。

3. 联系实际案例: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中,提升分析能力。

4. 复习教材与笔记:定期回顾课堂笔记和教材内容,巩固基础知识。

五、结语

形考任务2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测,更是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认真完成该任务,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西方经济学的理解,还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每位同学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考核,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