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20230524151246x】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文的理解性默写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高考语文来说,这类题目不仅考查学生的背诵能力,更注重对诗歌内容、情感和艺术手法的深入理解。其中,唐代诗人高适的《燕歌行》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常被选入高考复习资料中。
《燕歌行》是一首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长篇叙事诗,通过描写将士们出征、战斗、思乡等情节,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戍边将士的深切同情。这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考生在备考时必须掌握的重点篇目之一。
在理解性默写中,常见的题型包括:
1. 根据诗句内容填写句子
例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句诗揭示了战争中的不平等现象,考生需准确写出原文。
2. 结合情感或主题进行默写
如:“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此句表现了士兵长期征战、家人思念的复杂情感。
3. 考查对诗句含义的理解
例如:“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将领的怀念与对现实的不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首诗,教师和备考资料往往会提供详细的解析和答案。这些答案不仅包括正确诗句的书写,还涵盖对诗句背景、修辞手法和思想感情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燕歌行》高考理解性默写(含答案)-20230524151246x”这样的标题可能来源于网络资源,但考生在使用时应确保信息来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避免因错误答案影响复习效果。
总之,《燕歌行》作为一首经典边塞诗,在高考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理解性默写的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增强其对古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部分,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