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水葫芦之灾(2007内蒙古赤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水葫芦之灾(2007内蒙古赤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5 05:41:56

水葫芦之灾(2007内蒙古赤峰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在2007年内蒙古赤峰市的中考语文试卷中,有一篇题为《水葫芦之灾》的说明文阅读材料。这篇文章以水葫芦为切入点,揭示了外来物种入侵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态平衡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是一种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的水生植物。由于其观赏性强、净化水质效果好,曾被引入我国用于水产养殖和水体治理。然而,随着它的广泛种植,人们逐渐发现,水葫芦的生长速度远超预期,一旦进入自然水域,便迅速蔓延,形成“绿色屏障”,严重影响水体的生态平衡。

文章指出,水葫芦的过度繁殖不仅占据了水体空间,还遮挡了阳光,导致水下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整个水生态系统。同时,水葫芦的根系会吸收大量养分,使其他水生生物失去生存条件,最终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甚至引发鱼类死亡等严重后果。

更令人担忧的是,水葫芦的传播速度极快,一旦扩散,很难彻底清除。我国许多湖泊、河流都曾因水葫芦的泛滥而陷入困境。例如,云南滇池曾一度被水葫芦覆盖,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生产。

《水葫芦之灾》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向读者展示了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也提醒人们在引进外来物种时应谨慎行事,充分考虑其对本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它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更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警示。

在中考语文考试中,这类说明文阅读题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分析文章结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意图,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

总之,《水葫芦之灾》是一篇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文章,它让我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