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节课选自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数除法”中的内容,课题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和小数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延伸和拓展,是学习小数除法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将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并且结果可以是小数的形式,同时理解小数点在除法过程中的作用。这部分知识不仅在数学学习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也为后续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理解在除法过程中,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这一关键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 情境导入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规律,理解算理。
3. 分层练习法: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学法方面,鼓励学生采用“观察—思考—归纳—应用”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约5分钟)
出示生活情境:“小明买了3千克苹果,共花了6.9元,每千克苹果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9 ÷ 3 = ?
通过这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探究新知,理解算理(约15分钟)
引导学生先尝试用整数除法的方法计算6 ÷ 3 = 2,再考虑小数部分。通过分步讲解,逐步揭示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
- 先按整数除法计算,商的首位在个位;
- 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在余数后面补0继续除,直到除尽或得到所需小数位数。
通过板书演示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3.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约10分钟)
设计多层次练习题,包括直接计算、判断正误、解决问题等,如:
- 计算:7.2 ÷ 4 = ?
- 判断:12.6 ÷ 6 = 2.1 (√)
- 解决问题:一支钢笔8.8元,买3支需要多少钱?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速度。
4. 总结提升,拓展延伸(约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小数点对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布置课后作业,如完成课本习题和编写一道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相关的问题。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主要包括:
- 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 算式示例:6.9 ÷ 3 = 2.3
- 关键点:小数点对齐、余数补0、商的位置
- 学生易错点提示:注意小数点位置、避免漏写零
七、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处理余数时仍存在困难,今后需加强个别辅导和分层训练,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努力打造一节高效、生动、富有启发性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