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墨斯与雕像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寓言的基本特点,掌握课文内容,能够复述故事并分析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寓言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谦虚、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寓言寓意,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 难点:联系现实生活,感悟寓言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古希腊神话背景,思考“自大”与“谦虚”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宙斯、赫拉、雅典娜这些名字吗?他们是什么身份?”
引导学生回忆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祇,引出本课主人公——赫尔墨斯。
播放一段简短的动画片段或图片展示赫尔墨斯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10分钟)
1.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 复述故事:
邀请几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教师适时补充细节。
3. 理清结构:
引导学生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分析赫尔墨斯的心理变化。
(三)深入探究(20分钟)
1. 人物分析:
- 赫尔墨斯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为什么去问自己的价值?
- 雕像者的回答有何深意?
-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赫尔墨斯的“自以为是”与“盲目自信”。
2. 语言品味:
找出文中描写赫尔墨斯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其语气、动作,体会其性格。
3. 合作讨论:
分组讨论:你认为赫尔墨斯为什么会失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实际: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自大”与“谦虚”的区别,以及在学习、生活中应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2. 写话练习:
假如你是赫尔墨斯,你会怎样面对雕像者的回答?写一段内心独白。
(五)总结提升(5分钟)
教师总结:
寓言《赫尔墨斯与雕像者》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做人要谦虚,不能高估自己。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要学会客观地认识事物。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完成课堂写作练习,字数不少于200字。
2. 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蚂蚁与蚱蜢》《狐狸与葡萄》),比较它们的寓意。
五、板书设计:
```
《赫尔墨斯与雕像者》
赫尔墨斯 → 自大 → 询问价值
雕像者 → 实事求是 → 回答
寓意:做人要谦虚,不自大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走进寓言世界,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但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以提升他们的思辨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