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我国境内主要的远古居民,如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的基本情况,掌握他们的生活状况、劳动工具和文化特征。理解人类早期发展的基本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片、视频、地图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远古居民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探索精神,认识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特点及文化成就。
- 难点:
理解远古居民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方式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图片、视频、地图)
- 历史教材及相关资料
- 学生预习任务单(包括问题思考、资料收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谁?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他们是怎么生活的?”
播放一段关于远古人类生活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授(20分钟)
(1)元谋人
介绍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年代、化石特征及生活状况。强调他们是目前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之一。
(2)北京人
讲解北京人的发现地、年代、体质特征、使用火的情况以及群居生活。通过图片展示石器工具,说明他们的劳动方式。
(3)山顶洞人
对比北京人,介绍山顶洞人更高级的石器制作技术、装饰品的使用以及墓葬习俗,体现其文化进步。
3. 合作探究(10分钟)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远古居民进行研究,并完成以下任务:
- 该远古居民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 他们使用哪些工具?如何获取食物?
- 他们有哪些文化表现?
各组派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时点评并补充。
4.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远古居民的发展历程,强调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过程。
5. 作业布置(2分钟)
- 完成课堂笔记整理。
- 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远古居民》,要求结合所学内容,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板书设计:
```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一、元谋人
- 地点:云南元谋
- 年代:约170万年前
- 特点:最早的人类化石
二、北京人
- 地点:北京周口店
- 年代:约70—20万年前
- 特点:会用火、打制石器、群居生活
三、山顶洞人
- 地点:北京周口店
- 年代:约3万年前
- 特点:磨制石器、装饰品、墓葬习俗
```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远古居民的基本知识,还增强了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为后续学习中国古代史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