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最后的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2))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最后的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2)),求快速回复,真的等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9 12:04:24

《最后的老师》阅读练习及答案((2))】一、阅读理解题

1. 文中“最后的老师”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他为“最后的老师”?

答:文中“最后的老师”指的是老李,他是村子里唯一还在坚持教学的老师。他被称为“最后的老师”,是因为随着年轻一代的离开和教育资源的匮乏,他成为了村里最后一个坚守在讲台上的教师。

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老李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

答:作者通过老李每天清晨准时到校、批改作业到深夜、亲自为学生补课等细节,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此外,他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学生买书、改善教学条件,体现了他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3. 文章结尾提到“最后一堂课”,这象征着什么?

答:文章结尾的“最后一堂课”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它不仅代表着老李教学生涯的终结,也暗示着乡村教育逐渐被边缘化的现实。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教育公平与乡村发展的深切关注。

4.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作者通过对老李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坚守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乡村教育现状的担忧与无奈。

二、词语解释

1. 坚守:

答:坚守是指坚定地保持某种立场或职责,不轻易放弃。

2. 边缘化:

答:边缘化是指某人或某群体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处于次要或被忽视的地位。

三、句子赏析

1. “他站在讲台上,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赏析:这句话通过环境的静谧反衬出老李的沉稳与专注,表现出他在学生心中的威望与影响力。

2. “他的背影,是村庄最后的希望。”

赏析:这句话将老李的背影比作“村庄最后的希望”,既表达了他对乡村教育的贡献,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惋惜之情。

四、拓展思考

1. 结合现实生活,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善乡村教育现状?

答:要改善乡村教育现状,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同时,应加强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教学环境;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等方式,弥补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2. 如果你是文中的学生,你会如何面对“最后的老师”?

答:如果我是文中的学生,我会珍惜每一堂课,努力学习,不辜负老李的期望。同时,我也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家乡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机会,让知识的力量延续下去。

五、参考答案

1. 老李;因为他是村里唯一还在坚持教学的老师。

2. 每天早到、熬夜批改作业、为学生补课、用自己的工资买书等。

3. 象征着乡村教育的衰落与时代的变迁。

4. 对老李的敬佩和对乡村教育现状的担忧。

3. 坚守:坚定地保持某种立场或职责;边缘化:被排除在主流社会之外。

4. 略。

5. 略。

6. 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