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8页))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8页)),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2 10:18:43

2022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教案(公开课)(人教版(8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描述事件发生的词语,能用这些词语准确表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 难点:区分“可能”与“不一定”,理解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三、教学准备

-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小球、盒子等。

- 学具:每组学生一套实验材料(如不同颜色的小球、硬币等)。

四、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事件图片,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明天会下雨”、“我今天能拿到满分”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是否会发生。通过提问:“哪些事情一定会发生?哪些可能发生?哪些不可能发生?”引出课题《可能性》。

2. 新知讲解(10分钟)

- 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一定”、“可能”、“不可能”三个关键词。

- 举例说明:

- “太阳从东边升起”是“一定”发生的;

- “明天会下雨”是“可能”发生的;

- “人可以飞”是“不可能”发生的。

3. 探究活动(15分钟)

- 活动一:摸球游戏

- 每组学生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放入若干个红球和黄球,进行摸球实验。

- 引导学生说出“摸到红球”是“可能”还是“一定”或“不可能”。

- 活动二:抛硬币实验

- 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抛硬币,记录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情况。

- 讨论:每次抛硬币的结果是“可能”还是“一定”?

4. 巩固练习(10分钟)

-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判断下列事件是“一定”、“可能”还是“不可能”。

- 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教师点评。

5. 总结提升(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区别。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与“可能性”相关的现象,并尝试用这三个词进行描述。

五、板书设计

```

可能性

————————

一定 可能 不可能

(肯定) (不确定)(否定)

```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60页的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事件,写一篇短文,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贴近生活的例子,帮助学生建立了对“可能性”的初步认识。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相关词语进行描述,但在区分“可能”和“不一定”时仍需进一步强化。今后教学中应多设计类似的情境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