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竖式笔算练习题】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一位数、三位数与一位数的竖式笔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和书写规范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 理解并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 能正确进行加法、减法的竖式运算。
三、教学难点:
- 进位与退位的处理。
- 在计算过程中保持数字对齐,避免因位置错误导致结果错误。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黑板、粉笔、练习题卡片、课件(如需)。
-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加减法知识,例如:“我们之前学过口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规范、更准确的计算方式——竖式笔算。你们知道什么是竖式吗?”
通过互动,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知讲解(10分钟)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几个简单的竖式例子,如:
```
23
+ 15
-----
38
```
讲解竖式计算的步骤:
- 相同数位对齐;
- 从个位开始计算;
- 加法时,满十进一;减法时,不够减要借位。
通过板书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和运算规则。
3. 学生练习(20分钟)
教师分发练习题纸,内容包括:
- 两位数加一位数(如:47 + 5)
- 两位数加两位数(如:36 + 28)
- 三位数加一位数(如:123 + 9)
- 三位数加三位数(如:456 + 234)
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 巩固提升(10分钟)
教师选取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同时,鼓励学生互相检查,培养合作意识。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竖式计算的关键点:对齐、进位、借位。
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并在下节课中进行抽查。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直观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竖式笔算的基本方法。部分学生在进位和借位方面仍存在困难,需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七、附录:练习题示例
1. 34 + 17 =
2. 58 + 26 =
3. 123 + 45 =
4. 67 + 39 =
5. 245 + 136 =
备注: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难度和练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