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白居易《夜雨》原文、译文及赏析】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无数杰出的诗人。其中,白居易以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诗风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不仅语言平实,而且情感真挚,尤其在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方面尤为出色。《夜雨》便是其中一首颇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原文
夜雨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
鬓发日已白,心事日已长。
今夕天池上,微风引我裳。
孤灯照空堂,愁思满中肠。
欲将心上事,寄与远行人。
但恐君不见,徒劳此夜情。
二、译文
我心中有思念的人,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
他的头发一天天变白,我的牵挂也一天天加深。
今晚我在天池边,微风吹动我的衣裳。
孤灯照亮空荡荡的厅堂,忧愁充满了我的心房。
我想把心中的事情告诉远方的你,
但又怕你无法看到,这夜的情意只能白白地寄托。
三、赏析
《夜雨》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描绘夜晚的风雨和孤独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老妪能解”的写作风格。
诗的开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点明了主题——思念。接着,“鬓发日已白,心事日已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说明时间的流逝让思念愈发沉重。诗中“孤灯照空堂,愁思满中肠”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增强了情感的感染力。
结尾两句“欲将心上事,寄与远行人。但恐君不见,徒劳此夜情”,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担忧。他想把自己的心事传达给远方的人,却担心对方无法看到,最终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思念之苦。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含蓄又深刻,令人动容。
整首诗以夜雨为背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白居易在情感描写上的细腻与功力。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亲情、友情的重视,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孤独与感伤。
四、结语
《夜雨》虽篇幅不长,但情感深沉,意境悠远,是白居易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亲人深深的牵挂,也折射出古代文人在异乡漂泊时的心理状态。这首诗至今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正是因为它所表达的情感是超越时代的,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