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防突细则与原防突规定对照表(119页)】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简称“防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技术措施。为了进一步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国家相关部门对原有的《防突规定》进行了修订,并于2019年正式发布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以下简称“2019版防突细则”)。该细则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更新、结构优化和操作性增强,旨在更好地适应当前煤矿生产环境和技术发展需求。
为便于广大煤矿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全面理解新旧规定的差异,本文提供一份详细的《2019版防突细则与原防突规定对照表》,涵盖119页的详细对比内容,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新政策的核心变化与实施要点。
一、修订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加大,地质条件日益复杂,原有《防突规定》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不足。例如,部分条款不够具体、操作流程不清晰、技术标准滞后等。因此,国家能源局联合相关单位对《防突规定》进行了系统性的修订,形成了更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2019版防突细则》。
此次修订不仅加强了对突出危险区域的识别与管理,还对预测、监测、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提升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二、主要修订内容对比
以下为《2019版防突细则》与原《防突规定》的主要差异点,通过表格形式进行简要对比:
| 项目 | 原《防突规定》 | 2019版防突细则 | 说明 |
|----------|---------------------|----------------------|----------|
| 术语定义 | 较为笼统 | 增加了“突出危险区”、“突出威胁区”等术语定义 | 更加明确分类,便于执行 |
| 预测方法 | 基础预测为主 | 引入多参数综合预测法 | 提高预测准确性 |
| 监测手段 | 以人工监测为主 | 增加了自动化监测系统要求 | 提升实时监控能力 |
| 防治措施 | 措施种类较少 | 细化了区域性与局部性防治措施 | 操作更具体、针对性更强 |
| 管理制度 | 管理流程不完善 | 明确了各级责任分工与管理制度 | 强化管理责任落实 |
| 技术标准 | 部分标准较旧 | 更新了技术参数与指标 | 符合当前技术水平 |
三、重点变化解读
1. 突出危险区的界定更加科学
2019版细则在原有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瓦斯含量、地应力等因素,提出了更为合理的危险区划分标准,有助于精准识别高风险区域,提高防范效率。
2. 强化了区域防突措施
相比原规定,新版细则对“区域防突”给予了更多关注,强调通过超前预抽、卸压排放等手段,从源头上降低突出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
3. 增加了智能化监测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2019版细则鼓励煤矿企业引入智能化监测设备,如瓦斯在线监测系统、自动预警装置等,提升监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4. 完善了应急预案与应急处置机制
新版细则对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流程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人员撤离、通风控制、救援组织等,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应对。
四、实施建议
为了确保《2019版防突细则》的有效落地,建议煤矿企业:
- 加强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新细则内容,确保全员掌握最新技术标准;
- 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本矿实际情况,制定符合细则要求的防突工作计划;
- 建立长效机制:将防突工作纳入日常安全管理,定期检查、评估和优化;
- 推动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升防突工作的科技含量。
五、结语
《2019版防突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煤矿防突工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不仅是对原有规定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煤矿安全生产理念的深化与提升。通过全面理解和贯彻落实新细则,可以有效降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矿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运行。
如需获取完整的《2019版防突细则与原防突规定对照表(119页)》文档,可联系相关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获取详细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