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一、教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分子、分母、分数线)。
- 能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分数的产生和应用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
- 难点:理解“平均分”是分数产生的前提,正确区分“几分之一”的概念。
四、教学准备:
- 教具: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水果(如苹果、蛋糕)等。
- 学具:每人一张白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一个苹果图片,提问:“如果老师要把这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到多少?”
引导学生说出“一半”,并引出“分数”的概念。
接着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分数例子,如“半块饼干”、“三分之一杯水”等,激发学生兴趣。
2. 探究新知(15分钟)
(1)动手操作,感知“平均分”
让学生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一次,剪成两半,再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两次,剪成四份。
提问:“每一份是原来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
(2)认识分数的结构
教师板书:1/2,1/4,并介绍分数线、分子、分母的含义。
通过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 分子表示取了多少份;
- 分母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
(3)读写分数
带领学生朗读分数,如:1/2读作“二分之一”,1/4读作“四分之一”。
练习书写分数,强调书写规范。
3. 巩固练习(10分钟)
(1)判断题:
① 把一个蛋糕分成三份,每份是1/3。( )
② 分数1/5中的“5”表示平均分成了5份。( )
(2)涂一涂:
在图形中涂出指定的分数部分,如涂出1/2、1/4等。
(3)小组讨论:
“如果一个蛋糕平均分给6个人,每人分得多少?”鼓励学生用分数表达。
4. 拓展延伸(5分钟)
教师引入“几分之几”的概念,如:2/4、3/8等,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可以表示多个部分。
结合生活实例,如“一盒巧克力有8块,吃了3块,吃了这盒的几分之几?”
5. 总结提升(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
- 什么是分数?
- 分数由哪几部分组成?
- 如何读写分数?
- 为什么要“平均分”?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第90页的练习题。
2.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并记录下来。
七、板书设计:
```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4
分子 分母
分数线
关键词:平均分、分数、读写、意义
```
八、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分数的概念。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基本含义,但在“平均分”的理解上仍需加强。今后应多设计一些实际操作活动,巩固学生的理解。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