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管理制度】校本教研是学校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规范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校本教研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围绕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展开研究。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合作交流等方式,推动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教研组负责人及骨干教师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监督实施情况,并对教研成果进行评估与推广。
三、教研内容与形式
1. 主题教研:根据学校教学实际和教师需求,确定每学期的教研主题,如“课堂有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围绕主题开展专题研讨。
2. 集体备课:各学科组定期组织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共享优质资源,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3. 听课评课: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课后进行评课交流,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共同成长。
4. 课题研究: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申报校级或区级课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科研能力。
四、教研时间安排
1. 每周至少安排一次教研活动,每次不少于1小时。
2. 每学期初制定详细的教研计划,明确活动主题、时间和责任人。
3. 教研活动应有记录,包括活动内容、参与人员、讨论要点及后续跟进措施。
五、激励机制
1. 对积极参与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2. 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论文或案例,择优推荐发表或参评。
3. 将教研成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作为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六、管理与监督
1. 教务处负责日常教研工作的组织与协调,定期检查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
2. 每学期末召开教研总结会议,回顾成果,分析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3. 建立教研档案,保存各类教研资料,便于查阅和评估。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校本教研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
通过建立健全的校本教研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实现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