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寒号鸟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寒号鸟》
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山崖上有一只寒号鸟,它没有窝,也没有食物。它每天都在叫:“寒号!寒号!”可是没有人来帮助它。
有一天,一只喜鹊飞过来,对寒号鸟说:“你为什么不找一个温暖的窝呢?”
寒号鸟说:“我太懒了,等明天再找吧。”
喜鹊劝它:“明天明天,还有明天!明天你可能就来不及了。”
寒号鸟还是不听,继续在风中叫着:“寒号!寒号!”
到了晚上,寒号鸟冻得发抖,但它还是没有找窝。第二天,它已经冻死了。
从此以后,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寒号”的叫声了。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情感变化。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结局原因。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拖延的道理。
- 懂得珍惜时间,做一个勤奋、有计划的人。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寓意。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今天的事情今天做”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 教学挂图或图片(寒号鸟、喜鹊、山崖等)
-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 配乐朗读音频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寒号鸟的图片,提问:
> “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鸟吗?它的名字叫‘寒号鸟’,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它的故事。”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词。
2. 教师播放课文配乐朗读,学生跟读。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寒号”、“窝”、“冻”等,并进行组词练习。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分段阅读课文,教师逐段讲解:
- 介绍寒号鸟的处境。
- 喜鹊劝告寒号鸟。
- 第三段:寒号鸟的反应。
- 第四段:结果——寒号鸟冻死。
2. 提问引导思考:
- 寒号鸟为什么没有找到窝?
- 喜鹊说了什么?它为什么要劝寒号鸟?
- 寒号鸟最后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 “如果你是寒号鸟,你会怎么做?”
- “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边?比如作业没写完,总是拖到明天。”
2.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总结:
> “我们要像喜鹊一样,有远见;不要像寒号鸟那样,总是拖延。只有及时行动,才能避免后悔。”
(五)巩固练习(5分钟)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如填空、连线、选择题等。
2.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2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寓意:
>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拖延,要抓住机会,及时行动。否则,可能会像寒号鸟一样,付出惨重的代价。”
六、板书设计
```
寒号鸟
冬天来临
没有窝,没有食物
不听劝告,拖延
最终冻死
启示:今日事,今日毕
```
七、作业布置
1. 抄写生字词并造句。
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和家长一起讨论“拖延”的危害,写一篇小短文。
八、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拓展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得启发。今后可以结合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