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简介】《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描绘,以及深邃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然而,许多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往往只关注其意境与艺术价值,却忽略了它的创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和画家。他不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还在词、诗、散文、书法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成就,被誉为“千古第一文人”。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被贬官,但他始终保持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饮湖上初晴后雨》正是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描写了西湖在晴天与雨天的不同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无限眷恋。
这首诗的全文为:
> 水光潋滟晴方好,
> 山色空蒙雨亦奇。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中,“水光潋滟”描绘了晴天时西湖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山色空蒙”则表现了雨天时山峦朦胧的迷人风光。后两句更是以巧妙的比喻,将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西湖的绝美风姿。
苏轼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寄托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追求。这种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写作方式,使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饮湖上初晴后雨》不仅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那颗热爱生活、善于观察与思考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