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襄阳向洛阳的全诗】一、
“直下襄阳向洛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三绝句》之一,原诗为:
>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蜀地有军符。
> 直下襄阳向洛阳,千官已入西京路。”
这是一首反映安史之乱后战事频繁、局势动荡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直下襄阳向洛阳”的军事行动,表现出当时朝廷对平定叛乱、恢复秩序的急切愿望。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此诗句中的“直下”表示迅速、直接地行动,“襄阳”和“洛阳”是重要的战略地点,历史上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杜甫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战乱时期的画面,展现了他对时局的深刻观察。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杜甫《三绝句》之一 |
原文 |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蜀地有军符。 直下襄阳向洛阳,千官已入西京路。 |
作者 | 杜甫(唐代) |
诗体 | 绝句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后,战乱频仍,朝廷试图恢复对中原的控制 |
关键词 | 直下、襄阳、洛阳、西京 |
意象分析 | “直下”表现军事行动的果断;“襄阳”与“洛阳”为战略要地;“西京”指长安,象征朝廷核心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反映战乱后的动荡与希望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历史感和现实关怀 |
三、结语
“直下襄阳向洛阳”不仅是杜甫对战事动态的记录,更是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这首诗虽短,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力量,是研究唐代社会与文学的重要文本之一。
以上就是【直下襄阳向洛阳的全诗】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