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被后人尊为“诗圣”。他的一生历经盛唐的繁华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其诗歌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具有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杜甫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聪慧好学,早年游历各地,广泛接触社会生活。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情感真挚,被誉为“诗史”。
杜甫生平简要总结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712年 | 出生于河南巩县 | 祖籍襄阳,世居巩县 |
725年 | 十岁左右开始学习诗文 | 家庭环境影响深远 |
735年 | 举进士不第 | 未中功名,开始漫游 |
740年 | 游历吴越、齐赵等地 | 增强对社会的了解 |
746年 | 移家长安,求仕无门 | 长期困顿,生活艰难 |
755年 | 安史之乱爆发 | 生活陷入动荡 |
759年 | 西行入蜀,寓居成都 | 创作高峰期,写下大量名篇 |
760年 | 在成都草堂居住 | 写下《春望》等代表作 |
765年 | 离开成都,漂泊西南 | 生活更加困苦 |
770年 | 卒于湖南耒阳 | 终年58岁,身后名声渐显 |
杜甫一生坎坷,但他始终心系国家和百姓,用诗歌记录时代风云,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价值,也在历史研究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后世对他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之一。
以上就是【杜甫生平简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