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的意思】“罄竹难书”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旧唐书·李密传》,原意是把竹子用尽也难以写完,形容事情(多指罪行)非常多,无法写尽。常用于形容罪行极多,难以列举。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罄竹难书 |
拼音 | qìng zhú nán shū |
出处 | 《旧唐书·李密传》:“罄竹难书其罪。” |
释义 | 形容罪行极多,无法写尽。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罪行进行强烈谴责。 |
近义词 | 数不胜数、罪大恶极、罄竭难书 |
反义词 | 无可厚非、微不足道 |
二、使用场景
“罄竹难书”通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历史事件:如评价某个朝代的暴政或战乱中的残暴行为。
2. 人物评价:形容一个人犯下的罪行极其严重。
3. 文学作品:在小说、剧本中用来强调某人的恶行之多。
例如:
- “秦始皇焚书坑儒,其暴行罄竹难书。”
- “他一生作恶多端,罄竹难书。”
三、注意事项
- 该成语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使用时需注意场合和对象。
- 不宜用于日常口语中,更适用于正式或书面表达。
- 虽然“罄竹难书”常用于描述罪行,但也可引申为“事情太多,难以一一记录”。
四、总结
“罄竹难书”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罪行之多、事件之繁,常用于强调某种行为的严重性。了解其含义及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以上就是【罄竹难书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