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以约失之者鲜矣的失的用法

2025-10-25 21:43:36

问题描述:

以约失之者鲜矣的失的用法,在线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5 21:43:36

以约失之者鲜矣的失的用法】“以约失之者鲜矣”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能够自我约束,那么犯错误的情况就会很少。

在这句话中,“失”字是一个关键的动词,其含义为“犯错误”或“失误”。在古汉语中,“失”常用于表示行为上的偏差、过失或错误。因此,理解“失”的用法对于准确把握整句话的含义至关重要。

一、

“以约失之者鲜矣”中的“失”,意为“犯错误”或“失误”,是一个动词。此句强调的是通过自我约束(“约”)可以减少犯错的机会(“失之”)。在文言文中,“失”多用于描述行为上的偏差或失误,也可引申为“失去”、“错过”等义,但在本句中明确指“犯错误”。

该句体现了孔子对自我修养和道德自律的重视,认为一个人若能严格要求自己,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过失。

二、表格:以“失”字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对比

句子出处 原文 “失”字含义 释义说明
《论语·卫灵公》 以约失之者鲜矣 犯错误 指因自我约束而减少犯错的机会
《左传·僖公十五年》 失其民而不知 失去 指失去民众的支持
《史记·项羽本纪》 失其鹿者,天下共逐之 失去 指失去权力或地位
《诗经·小雅·鹤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无“失”字 ——
《庄子·齐物论》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无“失”字 ——

三、结语

“以约失之者鲜矣”中的“失”字,主要表达的是“犯错误”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失”常用于描述行为上的偏差或失误,但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来判断。通过分析“失”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文的深层含义,并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以上就是【以约失之者鲜矣的失的用法】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