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原创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之手。这句话并非出自某一部小说或散文作品,而是来自他的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苏轼正在密州任职,正值中秋佳节。他在赏月时思念远在山东的弟弟苏辙,于是写下此词,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以月亮为媒介,寄托了作者对亲人健康长寿、虽相隔千里却能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这种情感真挚动人,也使这句诗成为中华文化中表达思念与祝福的经典名句。
虽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常被误认为是某部小说中的句子,但实际上它是一首词中的名句,属于古典诗词范畴。因此,它的作者应为宋代大文豪苏轼,而非某位现代作家或小说家。
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高超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即便身处异地,也能以诗意化解孤独,用文字传递情感,这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