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爱国卫生月工作计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升社区环境卫生水平,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爱国卫生月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民参与、共建共享”为原则,围绕“清洁家园、健康生活”的主题,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爱国卫生活动,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环保观念,推动社区环境卫生持续改善。
二、工作目标
1. 提高社区居民对爱国卫生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2. 明显改善社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状况;
3. 杜绝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不文明行为;
4. 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巩固爱国卫生成果。
三、主要任务
1. 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 组织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主干道、楼道、绿化带等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扫;
- 清理卫生死角、积存垃圾和杂物,确保无暴露垃圾;
- 对垃圾桶、果皮箱等设施进行清洗维护,保持干净整洁。
2. 加强病媒生物防治
- 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等专项治理活动;
- 检查并完善防蚊防鼠设施,防止病媒生物滋生;
- 定期开展消杀工作,降低传染病传播风险。
3. 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 通过宣传栏、微信群、横幅等多种形式,普及爱国卫生知识;
- 组织健康讲座、义诊等活动,提高居民健康素养;
- 鼓励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勤洗手、讲卫生、垃圾分类等。
4. 强化居民参与意识
- 发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
- 设立“卫生监督员”,鼓励居民互相监督、共同维护环境卫生;
- 对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家庭给予表彰,树立典型示范作用。
四、实施步骤
1. 宣传发动阶段(4月初)
- 制定详细方案,召开动员会议;
- 多渠道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2. 集中整治阶段(4月中旬至下旬)
- 开展全面清理和专项整治行动;
- 加强巡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总结提升阶段(5月初)
- 对爱国卫生月活动进行总结评估;
- 形成经验材料,推广优秀做法;
-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社区环境卫生建设。
五、保障措施
1. 成立爱国卫生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2.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3. 加强与辖区单位、商户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
4. 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结语
爱国卫生月是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契机。通过本次工作计划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改善社区环境,增强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社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