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鹧鸪天》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虽未在传统词集中有明确记载,但因其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常被后人归入其作品之中。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展现了她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开篇“风住尘香花已尽”,描绘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象,风停了,花儿凋谢,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香气。这一句看似写景,实则暗喻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消逝,为全词奠定了凄凉的基调。“日晚倦梳头”则是对人物心理状态的刻画,日暮时分,无心打扮,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倦怠与失落。
接下来“物是人非事事休”,直抒胸臆,道出了词人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世间万物依旧,但人事已非,一切皆已成空。“欲语泪先流”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绪,话还未说出口,泪水早已滑落,足见内心之痛。
下阕“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表面上是听闻双溪春色尚佳,打算乘舟游览,似乎有了一丝希望。然而,紧接着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却将情绪拉回现实。小小的船载不动满腹忧愁,既是对现实的否定,也是对内心痛苦的深刻表达。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女子在国破家亡、夫死之后的孤独与哀伤。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将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动荡融为一体,使这首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虽然这首《鹧鸪天》是否为李清照亲笔所作仍有争议,但其风格与她的其他作品如《声声慢》《一剪梅》等极为相似,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堪称宋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