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哭小弟》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理解文章的情感基调,掌握作者通过细腻描写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学习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弟弟的深情与怀念之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亲情的珍贵,理解生命的意义,培养对家庭、亲情的珍视与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分析文章中“哭”的情感内涵,体会作者在悲痛中蕴含的深沉爱意。
- 难点:
理解“哭”这一行为背后所承载的复杂情感,如哀悼、思念、自责、愧疚等。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相关背景资料(如宗璞生平、作品风格)。
- 学生预习:通读全文,初步感受文章情感,标出不理解的语句。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与情感导入
1. 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一张老照片或播放一段关于兄弟情谊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提问:“你是否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你是如何面对的?”引出课题。
2. 作者简介(5分钟)
宗璞,原名冯钟璞,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作品多以家庭、人生为主题,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介绍《哭小弟》的创作背景:写于弟弟去世之后,是作者对亲人深切怀念的体现。
3. 初读课文(10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引导思考:
- 文章中“哭”出现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境下?
- 作者为何要“哭小弟”?她的“哭”中有怎样的情感?
4. 整体感知(1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教师归纳:文章围绕“哭”展开,层层递进,从表层的悲伤到深层的反思与感悟。
第二课时:深入分析与情感体验
1. 文本细读(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逐段分析,重点赏析以下
- “我哭小弟,哭他的英年早逝。”——点明主题,奠定情感基调。
- “他是个普通的工人……却让我永远难忘。”——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平凡中的伟大。
- 第三段:“他死得那样突然……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情感高潮,表达无法承受的悲痛。
2. 情感体悟(10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对“亲情”的理解。
提问:“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3. 写作手法分析(10分钟)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对比),以及语言风格(简洁、质朴、含蓄)。
讨论:这些手法如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第三课时:拓展延伸与情感升华
1. 拓展阅读(10分钟)
推荐学生阅读宗璞的其他作品,如《丁香结》《红豆》,进一步感受其写作风格与情感表达。
2. 情感升华(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写给亲人的一封信”活动,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对家人的爱与感激。
3. 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亲情无价”,呼吁学生珍惜身边的亲人。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想对你说》,表达对某位亲人的感情。
2. 阅读《哭小弟》全文,摘抄三处打动你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六、教学反思:
本课以情感为主线,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提升语文课堂的人文关怀。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设计,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结构与表达方式,确保内容真实、实用、具有教学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