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民情日记三则合集稿】第一则:春耕时节的牵挂
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七,天气微凉,但阳光明媚。我来到村头老张家,看他正在准备春耕的事宜。老张是个勤劳的农民,种了一辈子地,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小王啊,今年咱这儿的麦苗长得不错,就是雨水有点少。”老张边翻土边和我唠嗑。我听后便提议,让他联系村里其他农户,一起申请灌溉设备,争取上级支持。他听了连连点头,说:“你这年轻人有主意,咱们得抓紧时机。”
临走时,老张还送了我一篮子新摘的韭菜,说是自家种的,让我带回去尝尝。心里暖暖的,觉得驻村工作虽然辛苦,但能帮到村民,心里踏实。
第二则:留守儿童的心声
今天走访了村里的留守儿童小芳家。她父母在外打工,由奶奶照顾。家里条件不算好,但小芳特别懂事,每天放学后都会帮忙做家务,还会主动写作业。
“老师,我想上学,可是学校太远了。”小芳看着我,眼里闪着光。我听后心里一紧,马上联系了镇上的教育部门,希望能为她安排就近上学的事项。同时,我也向村里申请了一些助学物资,希望能减轻她的负担。
临走前,小芳送给我一幅画,画的是一个戴眼镜的老师站在讲台上,旁边写着“谢谢老师”。那一刻,我感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加坚定了继续驻村的决心。
第三则:邻里纠纷的调解
今天上午,村东头的李大爷和王叔因为一块地界发生了争执,两人情绪激动,差点动了手。我赶到现场后,先劝他们冷静下来,然后详细询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是因为去年修路时,两家的地界被模糊了,现在又重新规划,双方各执一词。我便拿出以前的图纸,结合实地测量,耐心地解释清楚了边界问题。最后,两人握手言和,表示愿意按照新的规划来处理。
事后,我组织了一场简单的座谈会,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们一起参与,共同讨论如何避免类似矛盾再次发生。大家纷纷表示支持,希望以后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增进邻里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结语:
驻村工作虽平凡,却意义重大。每一次走访、每一声问候、每一次调解,都是与村民心与心的交流。我愿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民情日记”,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