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原文及教案_】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第一课往往承担着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我们的民族小学》,不仅是一篇充满民族风情的文章,也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所多民族共同学习的小学,展现了祖国大家庭的团结与和谐,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与尊重。
一、课文原文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全文以“我们”为视角,描绘了一所位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展现出孩子们在阳光下快乐学习、团结友爱的画面。
原文节选如下: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校园里就响起了清脆的铃声。同学们穿着五颜六色的服装,像一群美丽的蝴蝶飞进了校园。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在打篮球,还有的在唱歌。他们用不同的语言交流,却有着同样的笑容。
上课了,教室里坐满了不同民族的孩子。老师讲得认真,同学们听得入神。窗外的白杨树沙沙作响,仿佛也在倾听这动人的课堂。
放学了,同学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他们的笑声回荡在山谷间,像一首欢快的歌。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 学会观察和描述场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式,体会课文的情感和意境。
-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热爱集体的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感受民族团结、和谐共处的美好氛围。
- 增强学生对祖国多元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民族小学的美丽与和谐。
-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谊,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兴趣。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他们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二)初读课文(10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注意纠正发音,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可以分段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三)精读分析(15分钟)
1. 词语积累: 教授生字词,如“民族”、“校园”、“跳舞”、“歌声”等,并结合语境进行理解。
2. 内容理解: 分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校园、学生、课堂等内容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体验: 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欢乐氛围和民族团结的主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小组讨论: “如果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会怎么和同学相处?”
2. 写作练习: 鼓励学生以“我眼中的民族小学”为题,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努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五、板书设计
```
我们的民族小学
——团结、和谐、美好
校园景色:五彩缤纷
学生活动:欢声笑语
课堂氛围:认真专注
情感主题:民族一家亲
```
六、作业布置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观察身边的学校或社区,写一篇短文,描述你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力量,成长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