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_梅》教案_】一、教学目标:
1. 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体会作者借梅花表达的高洁品格。
2. 掌握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及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增强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墨梅”所象征的精神品质,掌握诗中意象的运用。
- 难点:引导学生结合作者背景,深入体会诗人内心情感。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王冕及其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一幅梅花图,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它在冬天开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讨论梅花的坚韧、清雅等特质。接着引出课题《墨梅》,并简要介绍作者王冕。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学生自由朗读,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3.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淡墨”、“清气”、“满乾坤”等。
(三)品读赏析(15分钟)
1. 分句分析:
-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感受诗人笔下的梅花形象。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强调诗人不追求外表的艳丽,而注重内在的高洁,体现其人格魅力。
2. 小组讨论:
- 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清气”象征什么?为什么诗人选择用“墨梅”来表达?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结合王冕的生平,讲述他出身贫寒却才华横溢,最终成为著名画家和诗人的故事,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人的精神追求。
2. 拓展阅读其他描写梅花的古诗,如《梅花》(王安石)、《卜算子·咏梅》(陆游),比较不同诗人笔下的梅花形象。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墨梅”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象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保持正直、清廉的品格。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墨梅》。
2.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清气”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五、板书设计:
```
《墨梅》
——王冕
洗砚池头树,朵朵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象征:高洁、清廉、不慕荣华
情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
```
六、教学反思(可选)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世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紧凑,部分环节需进一步优化,以提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