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随珠弹雀的典故及意思

2025-10-29 16:10:27

问题描述:

随珠弹雀的典故及意思,快急哭了,求给个思路吧!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9 16:10:27

随珠弹雀的典故及意思】“随珠弹雀”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比喻用贵重的东西去换取微不足道的事物,或者以大材小用的方式处理问题。这个成语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典故,体现了古人对资源利用和价值判断的思考。

一、典故来源

“随珠弹雀”最早见于《战国策·楚策四》。故事讲述的是楚国有一位大臣,名叫庄辛,他向楚顷襄王进谏时提到:“今有随侯之珠,而弹雀于庭,其得不亦难乎?”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拿着珍贵的“随侯之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珠),却在庭院里用它来打麻雀,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庄辛以此劝诫楚王不要浪费宝贵的人才或资源去做无足轻重的事情,强调应珍惜人才与资源,合理使用,避免因小失大。

二、成语含义

项目 内容
成语 随珠弹雀
拼音 suí zhū tán què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
原意 用珍贵的随侯之珠去打一只麻雀,比喻浪费宝贵的资源去获取微不足道的利益
引申义 比喻以大材小用,或用贵重的东西去换取微小的价值;也指做事不讲究方法,得不偿失
使用场景 多用于批评那些不恰当使用资源、人才或机会的行为

三、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珠弹雀”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

- 企业用人:将高薪聘请的专家安排在简单重复的工作岗位上,造成人才浪费。

- 投资行为:投入大量资金到低回报甚至无回报的项目中,忽视了更有效的投资方向。

- 个人发展:把时间精力花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忽略了真正重要的目标。

这些情况都反映出一种“舍本逐末”的思维模式,与“随珠弹雀”的精神相悖。

四、总结

“随珠弹雀”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选择时,应当理性评估资源的价值,避免因小失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都应该做到“物尽其用”,才能实现最大效益。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随珠弹雀
出处 《战国策·楚策四》
典故内容 用珍贵的随侯之珠打麻雀,比喻浪费资源
含义 用贵重的东西换取微小利益,或大材小用
现实应用 企业用人、投资决策、个人发展等
警示意义 提醒人们珍惜资源,合理利用,避免得不偿失

通过了解“随珠弹雀”的典故与含义,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价值判断,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就是【随珠弹雀的典故及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